第六百九十四章 低物價的大恆

如武器行業,就有三大武器公司,南海武器公司、京州武器公司、中部武器公司。

大型造船行業有羅海造船廠、曲平造船廠、京州造船廠一共三大造船廠

大型綜合石油行業有青山石油公司、沙洋灣石油公司、南海石油公司、寧禹石油公司一共四大石油公司。

大型綜合鋼鐵公司有羅海鋼鐵公司、京州鋼鐵公司、豐陽鋼鐵公司、崇克鋼鐵公司一共四家鋼鐵公司

大型綜合機械公司有京州機械公司、羅海機械公司、德慶機械公司、崇克機械公司、西北機械公司五家。

上述的很多企業都是彼此競爭的,如羅海鋼鐵公司和京州鋼鐵公司,他們之間就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競爭領域從鐵軌再到海軍裝甲鋼,那是無處不在。

大恆帝國的硬化裝甲能夠這麼順利搞出來,也是和這兩個鋼鐵公司的激烈競爭有關係,海軍內部在鋼面鐵甲搞出來後,就已經是下發了新一代裝甲的研發招標,同時授予了多個鋼鐵公司新型裝甲的研發合同。

最終是羅海鋼鐵公司的表面滲碳裝甲先搞了出來,並獲得了海軍的訂單。

不過京州鋼鐵公司也沒有放棄了,他們還在繼續研發他們自己的硬化裝甲,準備採取不同的工藝以研發更好的硬化裝甲。

而這種良性競爭是帝國高層樂於看見的。

多年來對國有企業的調整佈局,現在的大恆帝國的官方資產,基本上已經是從普通類工業徹底退出,如紡織業這個輕工業裡最重要的行業,官方資產已經是徹底退出。

而隨着官方資產的退出,民營資本也是得到了更廣闊的空間!

這個時候民間資本也是體現出來了資本逐利特性,並推動着產業升級,技術進步。

大恆帝國的紡織行業能夠在短短几年裡,就完成了技術跨越,實現了產業的升級換代,完全是因爲民營資本的自主創新,對利潤的追求。

畢竟官方資本退出紡織行業後,這紡織行業一夜之間就變得百花齊放,衆多商業們爲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不惜餘力引進新技術,生產質量更好的布匹,並引進更先進,效率更高的機械設備以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大恆人的人力成本逐漸上漲也是促使紡織行業等勞動密集行業進行技術升級的重要元素。

雖然大恆帝國目前的人力成本比幾個人口少的一流強國要低一些,但實際上對比弱國、農業國還是屬於比較高的。

統一之前,工廠裡的普通工人,每個月隨便給個五六恆元就有大把人搶着來,甚至不給錢直接給口飯吃,很多人都會幹。

但那時戰亂時期,藩鎮們剝削的太狠的緣故。

現在經濟正常化之後,大恆帝國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迅速得到了體現,龐大的可耕地足以容易數量龐大的農業人口,並且讓這些農業人口過上相當體面的生活。

因此薪水也是隨之上漲。

以羅海城、京師、崇克城這幾座典型的工業城市裡的薪資以及生活水準爲例子,通常來說,常規企業招聘一名普通的辦事人員,嗯,就是普通的辦公室員工,月薪大概四十恆元左右,這也是高等技術性工匠、小本生意買賣的店主的普遍性收入。

當然了,這些人其實也不算是低收入階層了,而是屬於非常典型的中等收入階層了。

而通常來說技術性工人,比如鋼鐵廠、造船廠、機械廠裡的技術性工人,月收入普遍能夠達到三十恆元。

普通熟練工人基本能夠達到十二恆元左右的薪資。

就算是沒什麼特殊技能的普通工人,月收入也能夠達到十恆元左右。

這個薪資水準對比克魯爾王國而言,自然是低廉的,人家克魯爾王國裡的一個普通工人薪資基本都能夠達到十五恆元以上。

但是別看大恆人的薪資收入普遍只有克魯爾人的百分之六七十,但是普通大恆人的小日子過的絕對比克魯爾普通人好!

爲啥?

因爲大恆人的食物價格更低!

大恆帝國可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棉花出口國,還對外供應布匹,而且供應的布匹都是廉價布匹。

總體來說,大恆人的食物成本,只有克魯爾人的一半左右!

單純在吃這一方面,放眼全藍星,就沒那個國家比大恆帝國更具有優勢的了

沒辦法,誰讓大恆耕地多,糧食產量大呢。

而其他國際呢,如當代第一強國克魯爾王國,別看他們國力強大,技術先進,但是在吃飯這一問題上,他們還真不如大恆帝國。

因爲他們王國島本身的糧食產量不多,他們消耗的糧食很多都是從其他地方海運進口的,比如說從大恆帝國進口。

大恆帝國向克魯爾王國出口糧食的時候,農場主們的糧食會出售給國內的數大糧商下屬的收購糧商,然後這些官方糧商把糧食收購後,集中運輸到各港口,裝船運到克魯爾王國,再出售給克魯爾王國當地的糧商,糧商們再出售給糧食零售商,再到麪包店。

這個過程裡,運費以及以及各種稅費可不低。

由此也就推到了克魯爾人的食物成本。

但是大恆人自己吃糧食就簡單了,甚至都沒多少的運輸成本,因爲大恆各州普遍都有自己的產糧區,哪怕是中洛州這種在大恆人看來荒涼無比的地方,但是在西部沿海地區也有大片的平原用來種植糧食,這也就意味着不用糧食的運輸成本。

這種情況下,大恆國內的糧食價格再貴,它也貴不到那裡去。

更別說想要貴,它也貴不起來,因爲大恆帝國的所有官方註冊登記的糧食貿易企業只有十四家,清一色的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下屬企業,

大恆十三州每州各有一家,都擁有各州內的糧食貿易專營權。

再加上專門從事糧食國際貿易專營權的大恆糧食貿易公司。

十四家不多不少。

大恆帝國的所有糧食貿易,都需要經過上述十四家糧食貿易公司進行,私人不得涉足。

官方會根據國際糧食價格變動、國內的糧食產量以及需求,制定糧食的出售以及收購指導價,十四家糧食公司在指導價框架內自行調整。

而指導價的原則就是保持糧價穩定,避免出現任何大規模的糧價波動,保證農場主以及城市居民雙方的利益。

所以大恆帝國的糧食價格是極其穩定的!

哪怕是今年因爲奧爾戰爭爆發,同時西大陸局勢緊張,導致國際市場上糧價上漲,但是大恆國內的糧食價格依舊處於穩定狀態,頂多只是小有漲幅而已。

當然了,這個糧食價格穩定,只侷限於說國內糧食售價,並不包括糧食收購價。

實際上今年的大恆糧食收購價有所上漲,讓大恆國內的農場主們也是享受了一把世界局勢混亂糧價上漲的紅利。

因爲大恆帝國國內的糧食售價不變,但是並不意味着出口價不會漲,而出口漲幅的這一部分就會讓利給農場主們了。

要不然的話,人家農場主也是會有意見的。

國際糧價都漲上天了,雖然說爲了穩定民生,糧價不能出現太大的漲幅,雖然說三年前國際糧價下跌的時候,你們也依舊維持了往年的糧食收購價,避免了不少農場破產,但是好歹要給我們漲點啊!

你們仗着壟斷還搞這麼低的收購價,信不信明兒老子就拿出火槍參加起義軍去……

人啊,畢竟都是自私的!

國際糧價下跌的時候,他們就叫嚷着官方糧食收購價要維持正常價格,不能下跌的太狠,要不然他們要虧本,要破產!

國家糧價上漲的時候,他們就叫嚷着官方糧食收購價要上漲,憑啥國際糧價都漲瘋了,你們還是用去年的舊價收購啊?

所以帝國的糧食專營政策,看起來似乎是壟斷集中利益,但實際上也是很苦逼的。

他們要努力維持着國內糧食價格的穩定,要保障農場主以及市民的利益,有時候都會出現虧損……

把糧食壟斷貿易做到虧損的,也就只有林子然指導下的大恆十四糧食專營公司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林子然當初搞糧食專營政策,只給了糧食機構一個任務:穩定糧價!

甭管啥原因,只要國內糧價出現劇烈波動,那麼就是瀆職,負責糧食機構的官員們是要倒黴的。

所以在外部糧價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的時候,十四糧食公司是寧願虧本,也會選擇保障國內糧價穩定的。

相對於糧價穩定,糧食公司虧損算個屁!

當然了,大多時候都不會出現虧損,畢竟糧食是屬於硬通貨,國際市場上最緊俏,最受歡迎的大宗貨物。

大恆帝國的糧食根本不愁賣,很多國家爲了保障自己的糧食進口額度,都會和大恆帝國提前簽訂糧食進口協議呢。

大恆帝國作爲一個農業大國,藍星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本國的糧食價格很低廉的。

因此國內民衆,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較低,這也就讓他們能夠以比克魯爾人更低的薪資收入,實現了比克魯爾人更好的生活。

並且導致了大恆帝國出現了非常特殊的人羣結構!

大恆帝國裡的中等收入羣體甚至要超過低收入羣體!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無語的南州機器局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打破幻想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貨換貨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第八百二十八章 糾結的奧利薩人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了大恆統一衝啊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八十九章 吳冠林的自我救贖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子然必須死!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六百八十七章 你們又不買不起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第一百七十八章 廣安使者(第八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養不起的兵工廠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四百五十二章 結婚挺難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三百七十章 那都是我們的錢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二百四十章 林子然參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明崗之死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九十三章 完善型穹甲戰艦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魯爾人的大動作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艦隊的未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試探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二十一章 誰都不服就服大當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四百零九章 與時俱進的徐騰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無語的南州機器局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打破幻想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貨換貨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第八百二十八章 糾結的奧利薩人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了大恆統一衝啊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八十九章 吳冠林的自我救贖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子然必須死!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六百八十七章 你們又不買不起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第一百七十八章 廣安使者(第八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養不起的兵工廠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四百五十二章 結婚挺難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三百七十章 那都是我們的錢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二百四十章 林子然參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明崗之死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九十三章 完善型穹甲戰艦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魯爾人的大動作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四百三十八章 就買這麼貴咋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艦隊的未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試探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二十一章 誰都不服就服大當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四百零九章 與時俱進的徐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