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

趙桓的關中巡視工作,進展極爲順利。

到了關中,兵災帶來的影響變得微乎其微,但是關中的民衆,過的日子也就比河東路的百姓,好了那麼一點點。

蔡京把青苗法變成了高利貸,本來定好的兩分利,直接推到了四分利不說,還強制所有的百姓春耕借貸,秋收還款。

再加上地主的租子,皇糧國稅,每年沒有任何的結餘,稍微遇到不是豐年的時候,就是餓死無數的結局。

“那是在做什麼?”趙桓皺着眉,站在隴上,看着遠處的村寨。

“在摔嬰。民間養不起太多的孩子,萬一有孩子降生,能做的就是把孩子摔了。然後找個地方一扔,死老孩子的墳坡很多。官家。”趙英汗津津的說道,他感覺到了王者身上的怒氣,正在醞釀。

“朕既然已經均田,而且稅賦相比較原來的稅賦也變低了很多,三十抽一的農稅,他們承受不起嗎?爲什麼要摔嬰!”趙桓的怒氣旺盛,聲音卻較爲平淡。

趙英推了一把沈從,這怒氣總不能自己一個人承受,陪着官家巡查的還有沈從。

沈從硬着頭皮說道:“春苗剛種下,官家。他們今年沒有餘糧養奶娃。”

“朕知道了。走吧,去秦鳳府,我要見种師中和何慄。”趙桓嘆氣,踏上了車駕,向着秦鳳路而去。

趙桓目光看着關中沃土上辛勤勞作的百姓,這纔是大宋的根基,如果沒有根基,那大宋這個大樹,就只有枯死的結局。

他皺着眉看着千里沃土上的民夫,心有慼慼。

隨着趙桓的做這個皇位愈久,隨着他在宮廷之中,看到的文集越多,隨着他在系統中兌換了更多的文選資料,他才知道這大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摔嬰,不怪百姓。活都活不起時候,養個孩子更是讓孩子遭罪。

這現象應該歸罪於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不以武人爲大帥,專制一道,必以文臣爲經略,以總制之。武人爲總管,領兵馬,號將官,受節制,出入戰守,唯所指揮。

就是每一路的文臣叫經略使,總管軍政財,而武人爲總管,管理兵馬,受經略使的鉗制,出入城郭,聽從經略使的指揮。

所以种師道的永定軍路經略使的職位,大於楊宗閔的總管職位。

文臣指揮軍陣,就會有很多理想主義的操作。

當然因爲种師道本身就是文官出身,又是以武將身份復出,先建節,再成爲經略使,所以他戰陣經驗豐富,屬於文官,而不屬於武官。

這個祖宗之法是誰敲定的?

並非出自宋太祖之手,在宋太祖時期,文官和武官並沒有嚴格的區別,大家同殿爲臣,上馬安天下,下馬談治國。

這個祖宗之法的根源在宋太宗,驢車皇帝雙股中箭,大敗乃還,將門蠢蠢欲動不受控制,爲了鉗制將卒,定下的國策。

宋太祖時講究革故鼎新,皇祚初膺於景命。變家爲國。鴻恩宜被於寰區。大概就是要不斷的變革,把家天下變成國天下,不斷的變革隨着時代變化而變化。

而宋太宗玩的那套爲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紀律已定,物有所常。玩的是萬事在執行的時候,都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制定好完善的制度在實行。

守內虛外,強幹弱枝也是太宗皇帝率先提出和使用。

這樣重文輕武的國策,就導致了後面的澶淵之盟中,王家擁兵二十萬,坐看宋真宗和遼聖宗在澶州打的天翻地覆不爲所動。

而澶淵之盟不光有積極意義,的確給大宋和遼國帶來了百年承平,但恰恰百年承平,武備鬆弛,成爲了北宋暴斃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澶淵之盟對皇權的削弱,史無前例的削弱。

皇帝的權柄終於從無限大,變成了國家的君王定義的一個轉變。

澶淵之盟中有一條,不引人注意,那就是是大宋與契丹結爲兄弟之國。

往來國書的擡頭都是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大契丹皇帝闕下。

這是歷史上,中國皇帝第一次與他人共稱皇帝。徹底打破了中原王朝一直習慣的、一直宣傳的、理念之中根深蒂固的觀念。

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承認了對方是皇帝,那就承認了這天下是可以存在兩個皇帝,甚至多個皇帝。

這樣的變化,讓習慣了華夷之辯,習慣了以蠻夷稱呼他們的中原王朝,徹底失去了進取心。

上層因爲和平快速腐化,沒有了想要收服燕雲之志,也沒有了備戰的想法。

其根源就是皇帝都失去了一統寰宇的想法。

而澶淵之盟的第二變化,更明確了雄州拒馬河爲宋遼邊界。

在澶淵之盟之前,中國這個名詞,或者中原王朝更多的是無邊界的概念,天下有多大,朕,皇帝的疆域就有多大。

目光所及,鐵蹄踏處,皆爲漢土。

即使無法完全收爲己有,也要進行朝貢體系的羈縻,甚至直接設置羈縻都護府,來進行管理。

但是澶淵之盟之後,中原王朝第一次有了疆域之概念,第一次劃分了這就是中原王朝應有之領土。

統一了農耕區之後,其他就無所謂了。

讓中原王朝徹底從擴張走向了內斂。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皇權的極度穩固。五代十國也因此成爲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大分裂時期。

這樣做的壞處就是,王朝國力衰弱時,地方同樣孱弱,很容易被人秋風掃落葉一樣覆滅。

金、元、清都是北夷入關。

秦漢唐爲前中國時代,而宋元明清成爲了後中國時代。宋朝也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轉折點。

重文輕武的祖宗之法,讓新儒家從學者,徹底變成了學者加官員的二元怪物。

而君臣互相所共同承認的原則,皇帝必須與士大夫“共定國是”的原則,也讓士大夫階級,新儒家學派成爲了政治主體。

這祖宗之法的重文輕武國策,更是把皇帝鎖在了皇宮裡。

皇帝端坐在龍椅上,沉醉在一個文人不斷描繪的璀璨世界裡,不能自拔。

他們不知道這大宋到底何種模樣。

皇帝也徹底失去了進取心,養蛐蛐、鬥狗、玩女人、蹴鞠、畫畫、寫字、木工。成爲他們最擅長的事。

而皇帝,作爲中原王朝的主導,徹底失去了主導的作用。淪爲文人操控的傀儡。

趙桓這一趟河東路和關中路之行,收穫最大的就是打破了自己的固有認識,徹底知道這個世界是何種殘忍的模樣。

對大宋的主要矛盾,也理解更爲深刻。

大宋也必須,需要走出一條新的道路。【注1】

“官家秦鳳路到了,种師中種總管,還有何慄,何經略正在等着呢。”趙英打破了趙桓的沉思。

第三百三十章 沽名釣譽胡世將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五百八十二章 她在撩你,死鋼筋!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五百七十章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七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解決方案第六百九十章 生前富貴和身後名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六百三十三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六百一十二章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第一百八十二章 河東路戰敗,官家崩於陣前!(六月第一結算打賞加更!!)第六百一十章 主場作戰的優勢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八百七十一章 譴使四出,招諭海番揚聖名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六百四十章 轟天雷第六百零四章 妾身願意做一輩子的鄆王妃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二百三十章 軍功爵制度出現了些許的瑕疵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們要抓週樹人,和我魯迅有何關係?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廢后另立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二百六十一章 岳飛的一生之敵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二百零八章 晴天一聲霹靂 (爲月票滿400加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宋皇帝的仁善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克遼陽第八十七章 這個王喆很有料!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七百七十二章 祥瑞,又見祥瑞!第八百一十九章 趕星追月的郭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使其滅亡,比使其瘋狂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十五章 宇文虛中喜當爹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八百四十七章 胡元的怒吼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宋皇帝的仁善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二百一十八章 常平倉失火了(3/5)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八百七十一章 譴使四出,招諭海番揚聖名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五百三十二章 宋之壽亭侯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四百八十八章 保州六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循王三百衛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
第三百三十章 沽名釣譽胡世將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五百八十二章 她在撩你,死鋼筋!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五百七十章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七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解決方案第六百九十章 生前富貴和身後名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六百三十三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六百一十二章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第一百八十二章 河東路戰敗,官家崩於陣前!(六月第一結算打賞加更!!)第六百一十章 主場作戰的優勢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八百七十一章 譴使四出,招諭海番揚聖名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六百四十章 轟天雷第六百零四章 妾身願意做一輩子的鄆王妃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二百三十章 軍功爵制度出現了些許的瑕疵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們要抓週樹人,和我魯迅有何關係?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廢后另立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二百六十一章 岳飛的一生之敵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二百零八章 晴天一聲霹靂 (爲月票滿400加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宋皇帝的仁善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克遼陽第八十七章 這個王喆很有料!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七百七十二章 祥瑞,又見祥瑞!第八百一十九章 趕星追月的郭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使其滅亡,比使其瘋狂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十五章 宇文虛中喜當爹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八百四十七章 胡元的怒吼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宋皇帝的仁善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二百一十八章 常平倉失火了(3/5)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八百七十一章 譴使四出,招諭海番揚聖名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五百三十二章 宋之壽亭侯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四百八十八章 保州六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循王三百衛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