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

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

隨着樑師成被兵變所殺,東南小朝廷的江防立即崩潰,沿江城池的駐軍紛紛成建制投降。

誰都知道,大宋徹底完了!

而屯駐淮南的大明江防部隊,則是趁機渡江接收城池。

這些淮南新軍,完成整編才七個月時間。

王淵帶着一千重甲侍衛,作爲清軍使南下整軍,在淮南省左布政使方孟卿的配合下,斬殺流放兩千餘人才把此事搞定。此外,還藉着朱國祥登基的機會,赦免了參與兵變的上萬士卒!

又因爲即將攻打鐘相,且要防備宋徽宗,淮南新軍足足保留了六萬人。

這六萬人當中,將近一半是舊宋廂軍,此外還有大量山賊、土匪、混混、遊俠。

而那些舊宋廂軍,又以糧軍和綱軍爲主,說白了就是押運漕糧和花石綱的運輸部隊。

在王淵整編時,不服從命令的,能誘殺就誘殺,無法誘殺者直接讓重甲侍衛衝陣。逃進山裡的也是剿撫並用,誘其部將殺了叛亂頭子接受招安。

這六萬淮南新軍戰鬥力極弱,披甲率還不到30%,且甲冑以皮甲、布甲、紙甲爲主。

但佈置在長江北岸,用來防備東南小朝廷綽綽有餘,因爲江對面也都是一些旗鼓相當的對手。

現在,大舉渡江南下,輕鬆佔領各個州縣。

而且紀律相對嚴明,沒有出現什麼亂子,頂多也就個別軍士強買強賣。因爲他們去年在淮南鬧過,那些帶頭不聽命令的,要麼已經墳頭草老高,要麼流放川南給蠻夷打交道。

“將軍,浙江左佈政到了!”

“隨俺出城迎接。”

李寶再狂也不敢怠慢,他這邊剛剛奇襲杭州,朝廷就任命了浙江左布政使,而且來者還是張根的弟弟張樸。

帶着親兵來到江寧城外,李寶見到一個文官,立即上前見禮:“見過張佈政。”

張樸拉着李寶的手:“將軍真乃絕世將才,如此輕易便拿下東南,實在是我大明朝廷之福啊。”

李寶說道:“拿下東南還早,江東路只佔了一半,兩浙路只佔了三分之一。雖然各州府皆傳檄而定,但地方官員魚龍混雜,許多都是趁亂起事之人。”

“只要能傳檄而定,接下來就很好治理。”張樸笑道。

“張佈政說的是。”李寶附和一笑,心裡其實頗爲不屑。

因爲張樸屬於鐵桿蔡黨,是蔡京手下的衝鋒大將。

鄭居中當年丁憂奔喪,曾經離開朝堂半年,回來就發現自己基本盤沒了,其心腹大部分是被張樸彈劾罷官的。

偏偏張樸還名聲極好,因爲他彈劾的全是貪蠹之輩,而且打着清理冗官的旗號。

比如宋徽宗做軍師攻佔衢州,那混賬太守就曾被張樸彈劾罷官。

李寶看不起張樸那蔡黨出身,而且覺得此人借張根之勢,才能在大明新朝快速上位。

其實蔡京手下,有大量能臣幹吏!

不管他們私德如何,反正是能做事的,比王黼手下那幫人有用多了。

蔡京下臺,王黼上位,開始瘋狂罷免蔡黨,把很多還能做事的官員也擼掉,給大宋朝廷的滅亡狠狠踩了幾腳油門。

包括李綱,嚴格來說也是蔡黨。

而且張根的某些動作,當時也在有意無意配合蔡京,只不過同樣屬於利國利民之舉(比如請求廢除花石綱)。

朱銘雖然沒有當面詢問張根,但他嚴重懷疑有一大批官員,打着蔡京的旗號拉幫結派,並且還在暗中扶持太子趙桓。

造成這種局面的誘因,一是趙楷以皇子身份考中狀元,二是趙楷之子冊封時秩比皇子。

兩個事件,都在戳正直大臣的心窩子,而趙楷背後又隱約站着鄭居中,並且王黼繼承了鄭居中的政治資產。寄希望於太子的文官們,只能被迫站隊蔡京,從而跟王黼和趙楷打擂臺。

蔡京本人的態度,有好幾次變化。

最初蔡京支持太子趙桓,讓心腹劉昺、劉煥做太子舍人,結果這兄弟倆相繼被貶。

蔡京嚇得不敢沾邊,但又必須跟鄭居中、王黼打擂臺,於是默許某些官員依附自己搞事兒。

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又是宋徽宗親自下場,把太子家令以謀反罪處死。

蔡京大駭,徹底認慫。

此後蔡京復相,聲稱自己眼瞎,讓兒子全權代理政務,也是在有意擺脫這些太子黨,結果導致隱藏起來的太子聯盟崩潰。

順便一提,宇文粹中、宇文虛中那家子,幾乎全部屬於鄆王黨羽。

另外,朱銘招攬重用的葛勝仲,其兄弟葛次仲也是鄆王一黨。

因儲位之爭而打出狗腦子的兩撥人,如今都有在大明新朝爲官。他們明面上沒有任何動作,其實暗中各自站隊,鄆王一黨被打壓得很慘,因爲太子一黨的話事人現在是張根!

當然,已不能叫太子黨和鄆王黨,只不過是前朝儲位之爭的延續。

“向西打到哪裡了?”張樸問道。

李寶說道:“已佔領池州全境。權邦彥屯兵江州,得知側翼江防崩潰,移駐了至少兩萬人在彭澤。”

張樸笑道:“我可手書十餘封,勸江西官員歸順朝廷,斷了權邦彥的退路,到時候他自然願意率軍投降。” 這纔是朱銘的本意,想要通過張家平定江西,否則把張樸扔到浙江來幹嘛?

大宋的行政區劃很有意思,九江、湖口、南康、都昌、鄱陽、浮樑、上饒、貴溪、鉛山……這些地方,並沒有劃入江西路,而是歸屬於江東路。

嚴格來說,張根並非什麼江西人,乃是正兒八經的江東人。

“那就有勞張布政使了。”李寶撇撇嘴,太子派個文官來招降,自己攻略東南的戰功將大打折扣。

但無所謂,自己還有備用方案——

把福建打下來!

……

江州(九江)。

江西連同江東路的西部,權邦彥已經不是一把手。

因爲宋徽宗不太信任他,於是派來個頂頭上司——宋徽宗的表弟向子諲。

好在向子諲沒有瞎指揮,兩人合作得還算愉快。

“陛下還沒有音訊嗎?”權邦彥問道。

向子諲搖頭嘆息:“派了許多人去尋找,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倒是把蔡攸給找到了。童貫在福建送來密信,欲另立宗室爲帝,他已經尋到一個宗室。”

權邦彥說:“信州、饒州已改旗易幟,兩州太守也寫信勸我歸……投賊。”

“唉,投吧。”向子諲嘆息一聲。

權邦彥頗爲詫異:“君乃陛下之表親,竟然願意投降新朝?”

向子諲反問:“不投降還要負隅頑抗嗎?閣下手裡雖有幾萬兵,真正可戰者僅數千人,全靠江州堅城才擋住鐘相。如今身後州縣大舉投靠新朝,你這幾萬人的軍糧從哪裡來?你還不敢分兵回去鎮壓,李寶的大軍隨時可能殺來。童貫在福建剿匪半年,連幾個山中賊寇都無法剿滅,他能擋住李寶的虎狼之師?”

權邦彥聽了這些話,竟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

向子諲是皇帝的表親,童貫是皇帝的心腹,他們兩個堅持不降在情理之中。可自己爲啥不投降呢?犯不着爲了舊宋陪葬。

而且,自己麾下那些將士,恐怕已經在密謀歸順新朝了。

張樸的信件屬於核彈級別,有他親自寫信做背書,張根又還是新朝首相,江西士紳紛紛慫恿太守投降。

甚至一些地方大族,特別是信州、饒州大族,已經在讓子孫準備參加新朝科舉了!

沒有地方供應糧草,權邦彥手裡的兵吃啥?

向子諲親自撰寫降表,然後讓權邦彥也署名,江南兩路就此和平交接。

事情能夠如此順利,主要就是宋徽宗失蹤了,而且“首都”杭州也沒了,地方官員還能堅持個啥?

很快他們收到張樸的回信,並且附帶大明新朝的任命詔書。

“難道大明皇帝,給了張樸兩封空白詔,否則怎如此快速?”向子諲拿着任命詔書傻眼道。

權邦彥也是一臉驚愕,猜測說:“可能大明朝廷那邊,認定了你我會帶兵歸正。”

向子諲感慨說:“有聖天子在朝,難怪舊宋傾覆何其速也。就連我這個舊朝皇帝的表親,也能在新朝做一方大員。”

這兩人,全都做了江西布政使,權邦彥爲左佈政,向子諲爲右佈政。

二者皆人才,讓他們在江西主政,可以完成平穩過度。

至於今後改革制度,比如攤丁入畝什麼的,那就要調別的官員來了,張樸也要從浙江遠遠調離。

另外,他們的兵權將被擼去,等着李寶派人來整編。

行政區劃也變了,江南西路改爲江西省,還把江南東路一些州縣划過去,大致等同於後世的江西省範圍。

而江東路被砍去一半,整體併入兩浙路,並改名爲浙江省。

這跟後世的省劃有極大不同!

等於是安徽省、江蘇省的長江以北地區,今後通通算作淮南省,省府設在淮安。

而安徽省、江蘇省的長江以南地區,與兩浙路一起併爲浙江,省府設在杭州。

這種行政區劃方式,對經濟是極爲有利的,徵調錢糧也非常方便。

但容易產生割據,滿清的劃法就是防止割據!

朱國祥、朱銘父子無所謂,兩淮、兩浙皆財賦之地,水路又四通八達。敢在這些地方造反,只要朝廷不腐朽,輕輕鬆鬆幹碎叛軍。

至於到了王朝末年,該幹嘛幹嘛,兒孫自有兒孫福。

李寶把自己的副將,派去江西接管部隊,他自己則是回到杭州等待季風和洋流。

運兵船混在一堆海商船隻當中,浩浩蕩蕩朝福州進發。

故技重施,撈取軍功。

打下福建只是基操,如果尚有餘力,李寶還想收取廣東!

而浙江的那堆爛攤子,讓張樸慢慢收拾去吧,文官想來撿便宜搶功,總得付出一點辛勞汗水。

(本章完)

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743章 0738【大阪】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697章 0692【金國的麻煩】第724章 0719【球賽與騎射】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52章 閒聊幾句第127章 0122【地仙】第232章 0227【見面就翻臉】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194章 0189【立威】第424章 4019【陣戰】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669章 0664【大勝!】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44章 0042【媒婆來了】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489章 0484【趙鼎】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380章 0375【軍心若何?】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380章 0375【軍心若何?】第651章 0646【槍劍弓複合疊陣】第205章 0200【火孩兒】
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743章 0738【大阪】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697章 0692【金國的麻煩】第724章 0719【球賽與騎射】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52章 閒聊幾句第127章 0122【地仙】第232章 0227【見面就翻臉】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194章 0189【立威】第424章 4019【陣戰】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669章 0664【大勝!】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44章 0042【媒婆來了】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489章 0484【趙鼎】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380章 0375【軍心若何?】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380章 0375【軍心若何?】第651章 0646【槍劍弓複合疊陣】第205章 0200【火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