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025【公私】

第26章 0025【公私】

父子倆沉默良久,一直在用眼神交流。

終於,朱銘決定降價:“一百貫。”

“還是太貴。”白崇彥搖頭。

朱銘仔細觀察對方表情,揣測白崇彥的真實想法。

他曾看過一個記載,宋代江南有位讀書人,平時不顯山露水,大災之年竟捐出十多萬貫救濟百姓。

宋代的大戶人家,應該很有錢纔對啊。

白三公子咋就這麼吝嗇呢?

可站在白崇彥的角度,人家是真心在還價。

當初老白員外爲了做縣主簿,耗資三千多貫打點關係,讓家裡的資產大大縮水,直到退休時才賺回本錢。

白崇彥是真想買那支筆,如果換成那位小白員外,直接就巧取豪奪了。

老白員外說:“學問差些也可,畢竟只是教授蒙童。家裡的樑學究年紀太大,眼花耳聾得厲害,上課打鬧他都聽不到,今年務必要換一個西席。”

老白員外聽明白了:“你是說,整個洋州的經師,都不如這少年有學問?”

白崇彥道:“能聽懂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一回事。不把《論語》研習至精,又哪能說出此言?越是簡單之詞,就越妙到毫巔,正所謂大道至簡。”

那裡的山地,種不出幾個糧食。那裡的山林,更是隻用來砍柴,或者砍些木材做傢俱。

宋代不但鼓勵兼併,還鼓勵百姓開荒,只要把土地開墾出來,朝廷就給予戶籍和田契,甚至新開荒地還有賦稅減免。

白崇彥看向桌子上:“這支毛筆,俺明日帶錢過來,賣田的白契也一併送到。”

朱熹沒有摳字眼,只用“公私”二字,就精準闡述了君子小人之別。

亂改戶籍的宋代考生特別多,朝廷根本就懶得管,除非有人舉報鬧大了。

老白員外正在挑燈看書,覷了一眼兒子身上的泥水:“回來了?”

朱銘又伸出一根手指:“第二,其中五畝地,請三郎君幫忙在縣衙過戶。”

“公私,公私……”白崇彥喃喃自語,結合這兩個字,開始回憶《論語·里仁篇》的內容,發現有好幾句經文都能據此解構。

“如此,大善!”朱銘非常滿意。

老白員外卻在往士紳發展,士紳當然也做豪強之事,但相對而言更講規矩。

“不敢當。”朱銘微笑拱手回禮。

“父親英明。”白崇彥對老爹的安排也很佩服。

而嚴大婆和沈有容,見白崇彥如此異常,也都面露驚訝之色。

朱銘伸出右手食指:“第一,我父子倆流落至此,想要在村裡安家。請三郎君賣出山地十畝、山林十畝,且必須靠近山中那處水潭。”

大才子啊,如果一直能做祺哥兒的老師……

“周易。”朱銘答道。

“不急。”朱銘是真的不着急,反正已經把這廝忽悠住了。

朱銘說:“君子小人,志趣不同,公私而已。”

朱銘說:“慢走。”

他越想越興奮,起身走來走去,都快要手舞足蹈了。

一是你開墾數年,好不容易耕熟了,能去官府登記領證了,突然就有豪強跳出來,說這明明是俺們家的地。就算豪強不出手,官府那裡也不好搞,田契很難拿到,收稅卻一個比一個積極,分分鐘讓你重新破產。又或者,你開墾出十畝地,等到交稅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要交二十畝稅。

朱銘感覺確實賣不動,只能說:“那就六十貫吧。”

“這是當然。”朱銘表示理解。

白崇彥對《易經》研究不深,於是轉而考校兼經:“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何義也?”

“他窮瘋了吧!”老白員外憤怒不已。

“何止是有才學,”白崇彥大加推崇,“孩兒從西鄉縣求學到洋州,所遇經師不止一兩個。便那洋州的名儒,也是按何平叔之言解《論語》。一個二個,解得舌綻蓮花、頭頭是道,可又有誰說出‘公私’二字?”

白崇彥請沈有容拿來《論語》、《孟子》,打算逐字逐句請教,希望能夠獲得更多新解。

其實朱銘也不確定,只是提前做好準備而已,今後是否科舉還要看具體情況。

受教“公私”二字,纔是白崇彥最大的收穫,比買到一支極品毛筆重要得多。

白崇彥收起笑容:“閣下請講。”

他也不換乾淨衣裳,就徑直前往父親的書房。

白崇彥猛然正色,仔細品味此義,隨即起身作揖:“多謝閣下賜教!”

如此種種,百姓更願涌進城裡打工,宋代的城市人口比例,甚至超過了明代、清代、民國和新中國初期——但由於農村人口不足,宋代的市鎮數量,遠不及後面幾個朝代。

“士紳之家,士紳之家……”

老白員外說:“這兩個字也不難,我一聽便知其義。”

老白員外被這個稱呼說動,反覆沉吟之後,點頭許可道:“確實,村裡沒有村學,你在外交遊也丟面子。五十貫錢,應該能辦起村學吧?”

還有就是工商從業者,沿用唐代規定不許科舉。但實際操作起來,考科舉的工商子弟多了去,就連宋英宗都頒佈詔書:“工商雜類,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羣者,亦許解送。”

白崇彥又問:“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何義也?”

白崇彥生怕他們反悔,臉上還帶着喜色,似乎自己這次佔了大便宜。

“對對對,是俺孟浪了,”白崇彥連忙起身告辭,“大郎且請歇息,明日再來請教!”

就拿京西南路來說,緊挨着首都開封所在的京西北路,按理說應該人口稠密、百姓富庶纔對。實際情況卻是,地廣人稀,田野荒蕪!

有大片荒地,百姓卻不願開墾。

“果然,”白崇彥搖頭嘆息道,“若非爲了科舉,誰又願做只有幾畝薄地的主戶?”

朱銘面色從容,一身正氣凜然,絲毫不慕權貴:“樂意之至。”

老白員外說道:“今夜就能辦妥,看來那對父子很有手段,生生把你給說服了。”

白崇彥問:“大郎師從哪位大儒門下?”

在她們心目中,白三郎滿腹經綸,是本地大大有名的才子。可朱大郎隨便幾句話,就讓白三郎這般失態,相比之下,朱大郎該有多大的學問啊!

而朱銘剛纔所回答的,是朱熹的註解內容。

有一個官身,幹啥事都更方便。

白崇彥撐傘返回家宅,一路興奮莫名,既有買到好筆的愉悅,更有求得新知的暢快。

這份詔書,等於承認工商子弟能夠科舉做官。

朱銘起身抱拳:“三郎君,時辰已晚。”

高興了好半天,白崇彥終於坐回去,按捺住心中激動:“朱兄……”

白崇彥繼續說道:“科舉作保,俺可以答應。前提是,閣下須在村裡耕種一年以上,並且沒有任何作奸犯科之舉。否則的話,恕難從命。”

但規矩定下,就是用來違反的。

白崇彥道:“確有此意,還讓孩兒幫忙作保。”

雨天路滑,一不小心,摔得半身污泥。

附近遍地都是大山和樹林,隨時可以再去佔有,無非沒挨着水潭價值更低而已。

從此,修身養性,寬待鄉鄰,居然漸漸混出好名聲。

老白員外沉吟道:“既是這樣,些許山地,送他又何妨?便考不上科舉,也無非幾畝薄地而已,對咱來說沒有半點損失。等二郎(白二公子)回來,便讓他幫忙造戶籍。你祖母的壽宴,也請朱家父子到裡面來坐,不可跟凡夫俗子混爲一席。”

這位白三郎帶着家僮離開,婆媳倆禮送出門,她們回屋之後,對待朱家父子的態度更加尊敬。

其次有身份限制,出家人不行,賣藝賣身的不行,甚至連工商從業者都不行。

老白員外告誡道:“別看俺家在鄉里勢大,出了西鄉縣算得什麼?你要多多與人爲善,莫要跟人爭執結仇。下游那個混不吝,還自稱甚麼小白員外,魚肉鄉鄰,四處結仇,勾結山賊,私賣鹽茶,遲早得破家亡命!”

首先必須是主戶,即給朝廷上過稅。

當然要去!

“但有條件。”朱銘說道。

白崇彥畢竟是個讀書人,敲定了毛筆交易,就開始討論學問:“既欲科舉,閣下治何大經?”

白崇彥問道:“閣下有把握解送京城(中舉)?”

白崇彥道:“孩兒去邀請過了,鍾秀才倒是願意來,但提的要求較爲苛刻。每月俸酬四貫,每年還得另給束脩。”

他年輕時候,也是個狠辣角色,十多年前終於踢到鐵板,辭去主簿職務灰溜溜滾回鄉下。

看似是個良政,其實早就變形。

白崇彥更加佩服:“原來大郎是無師自通,愚兄實在汗顏!”

朱銘說:“我從小就奔波各地,蒙學是父親所授。至於儒家經典,這裡聽一些,那裡聽一些,自己也瞎琢磨。”

白崇彥道:“俺們這裡太偏僻,孩兒問了好幾位先生,但凡有些本事的,要麼不願來,要麼叫價高。父親給出的報酬,也能聘到老師,但其學問嘛,孩兒卻看不上。”

也可以說,士紳就是定規矩的人,他們渴望在鄉下建立秩序,並且掌握這套秩序的話語權。

老白員外又說:“昨日忘了問你,鍾秀才可願來俺家教書?”

朱銘和朱國祥父子倆,想通過“開荒”獲得戶籍,必須有人在縣衙疏通關係。這纔是重中之重,人脈資源是關鍵,開不開荒反而還在其次。

白崇彥左思右想,再次還價:“四十貫如何?”

宋代的科舉資格審查,大概可以歸納爲七條,朱銘已犯了其中三條:第一,籍非本土,假戶冒名;第二,祖上三代,犯罪情況不明;第三,曾經做過“商人”或“和尚”。

白崇彥說道:“父親,村學都沒有,俺家只能算土豪。只有建立村學,教化鄉里,才能稱得士紳之家。”

朱銘笑道:“總得試試。”

朱銘都不用在腦子裡搜索信息,因爲這兩句太簡單了,當即回答:“爲人臣者,當以正君爲急(做臣子的,首要目標是讓君王變得仁義)。”

宋代的科舉門檻,比明代更加嚴格。

“九十貫,已經很便宜了。”朱銘說。

小白員外走的是豪強路子,只要有好處,啥事兒都能幹出來。

白崇彥又說:“愚兄有一好友,是洋州通判相公家的郎君。明日約好一同上山遊玩,不知大郎可願同往?”

“公私而已?”

白崇彥大致複述了一遍經過,說道:“父親,朱家父子必不是歹人。就算是歹人,以他們的才識,也沒必要騙些村夫俚婦。特別是那小朱秀才,雖只討教了兩句,已讓孩兒佩服之至。”

啥叫奇才異行、卓然不羣者?

能考上的就是,考不上的就不是!

白崇彥仔細思索片刻:“這樣吧,賣給你們的山地和山林,全都挑選沒有地契的。你們今後的身份,是從荊湘逃荒來的流民,已經在本地開荒數年。那些山地,都是你們開墾出的荒地,官府依律給伱們戶籍和田契。”

當然,京西南路的荒蕪凋敝,還有着更復雜的原因,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

君子注重公義,小人沉迷私利。

白崇彥這次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朱銘,笑問:“兩位想要本地戶籍,而且是主戶的戶籍?”

“也不一定,‘公私’二字,或許是他妙手偶得。”白崇彥說。

北宋流行的《論語》版本,是三國何宴所注《論語集解》。其註解內容,囉裡吧嗦說了一大堆,摳字眼闡述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喚我大郎便是。”朱銘已經接受這個稱呼。

“可以。”白崇彥不假思索道。

“還要建村學,真當俺是大善人?”老白員外冷笑。

白崇彥猶豫再三,忍不住說:“孩兒認爲,該把私塾改爲村學,讓村裡有志向學的孩童都來讀書。”

“一言爲定!”

朱銘沒有回答,再次伸出一根手指:“第三,我若去考科舉,請三郎君幫忙作保!”

州判家的公子?

“辦妥了。”白崇彥說。

“他想科舉做官?”老白員外又問。

至於同窗遺孀的緋聞,白崇彥已經不信了。

“父親說得是。”白崇彥道。

水潭位置,已經遠離河岸了。

雙方討價還價,來來回回好幾分鐘。

老白員外做過縣主簿,但他肚子裡的學問,去考舉人都夠嗆,問道:“真的那般有才學?”

白崇彥說:“綽綽有餘。”

老白員外當即拍板道:“等你祖母大壽過後,就起幾間草屋,讓村中孩童都來讀書,暫時讓樑學究繼續教着。”

白崇彥建議:“那朱家大郎,既然能編寫《三字經》,想必對教授蒙童頗有心得。他還稱自己的蒙學,是其父朱相公所授。等孩兒再去試探其學問,或許能聘朱相公做村學先生。”

“也行。”老白員外表示同意。

(本章完)

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545章 0540【夏將降明】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866章 0861【全國人口不足九千萬】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767章 0762【一塌糊塗】第52章 閒聊幾句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538章 0533【巫師之臨陣詛咒】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713章 0708【夜襲】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821章 0816【還有細作】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11章 0010【潑皮】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388章 0383【俘虜的多種用途】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297章 0292【孫秀才】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302章 0297【方臘起義】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548章 0543【重錘擺鐘】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590章 0585【稀奇古怪的科舉考題】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507章 0502【拆大戶了】第342章 0337【被出賣的英雄】(爲企鵝大佬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11章 0010【潑皮】
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545章 0540【夏將降明】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866章 0861【全國人口不足九千萬】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767章 0762【一塌糊塗】第52章 閒聊幾句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538章 0533【巫師之臨陣詛咒】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713章 0708【夜襲】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821章 0816【還有細作】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11章 0010【潑皮】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388章 0383【俘虜的多種用途】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297章 0292【孫秀才】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302章 0297【方臘起義】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548章 0543【重錘擺鐘】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590章 0585【稀奇古怪的科舉考題】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507章 0502【拆大戶了】第342章 0337【被出賣的英雄】(爲企鵝大佬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11章 0010【潑皮】